近年来,为破解停车难题,众多城市小区引入机械停车库,试图提升空间利用率、扩充车位供给。
然而,《半月谈》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部分机械停车库却陷入闲置困境,沦为无人问津的“僵尸库”,不仅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反而衍生出一系列问题。
△某小区车辆不停机械车库,占据行车过道
在贵阳市万科云岩大都会小区,机械停车设施规模可观,地下设有停车库,地面还矗立着一座7层停车楼,其中3层为机械停车位。但现实场景中,双层机械停车库的二层大多空置,一层也有不少闲置车位,车辆却违规停放在通道上。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众多小区业主反馈,机械停车位设计尺寸偏小,停车操作难度大。随着新能源车普及,车辆尺寸增大、重量增加,与机械车位适配性矛盾加剧,违规停放易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部分机械停车设备长期缺乏维护,钢架锈蚀、机油泄漏等问题突出,存在车辆坠落、污染风险。而现行《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已近十年未更新,机械停车设备设计标准明显滞后于车辆发展步伐。
机械停车库在建设与管理环节同样弊病丛生。以保利大国璟小区为例,该小区规划总户数4864户,总停车位5323个,其中机械停车位高达2373个。许多业主购房时对此并不知情,房产中介甚至将机械停车库视为小区劣势。
机械停车库占用大量地库空间却无法有效使用,致使居民被迫占用消防通道、地面道路停车,小区停车秩序混乱不堪。拆除机械停车库也困难重重,物业表示,机械车位建设成本高昂,作为开发商固定资产,拆除需经规划、建设等多部门审批,且拆除后可能无法满足交付标准。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项目因实际车位数量不足,用机械停车库“充数”。此外,机械式停车设备属于特种设备,操作维护要求严格,但部分小区缺乏专业管理,加之设备建造成本高、回收周期长,部分二手租赁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引发业主对其安全性与耐用性的质疑。
针对上述困境,受访专业人士纷纷提出建议。
停车场管理部门干部指出,在规划审批阶段,需充分考量市场发展趋势,科学评估机械车位适用性。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已建成未有效投用的机械停车库,应尊重业主意愿,通过多方协同沟通,改造车位资源,提升使用效率。
随着停车技术革新,全自动停车库可降低操作难度与故障风险。贵阳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建议,鼓励小区建设智慧停车楼,补充车位供给,同时可设立维护基金或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降低运维成本。
机械停车库沦为“僵尸库”,暴露出城市停车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的短板。唯有政府、企业、社会各方携手合作,优化规划设计、强化维护管理、引入先进技术,方能激活闲置资源,让机械停车库真正发挥缓解停车难的作用,切实解决居民停车困扰。
资料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