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下午,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与玉林市能匠之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玉林市能匠之家智能技术研究院在广西(玉林)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隆重签约,宣告将打造大湾区首家聚焦静态交通领域的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这一合作既是响应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的生动实践,更将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填补静态交通专业人才缺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合作,三方依托“产业需求-培养落地-技术支撑”的闭环优势 “强强联合”:作为华南静态交通核心行业组织,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手握海量行业资源与前沿洞察,能精准对接大湾区产业需求;玉林市能匠之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深耕高技能人才培养,构建的“产、学、研、训、评、赛”一体化体系已成为区域标杆;玉林市能匠之家智能技术研究院则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科研支撑。三者形成“需求牵引培养、技术反哺教学”的协作链条,直接填补静态交通领域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空白。
新成立的培训基地将聚焦三大核心方向发力,以实效破解人才难题:
在人才培养上,联合开发覆盖多岗位能力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突出“一人多职、一专多能”培养特色。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让学员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同时,同步具备立体车库运维、智能停车系统调试、设备故障排查等跨岗位能力,并且搭建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培养-认证-提升”闭环机制,定向为大湾区输送持证运维技工等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技术支撑上,推动智能技术在教学实训场景的深度应用,依托研究院技术优势开展行业难点攻关,共享实验设施与研发资源,让学员沉浸式接触立体车库操作、智能设备实操等前沿实训内容;
在行业服务上,定期发布人才需求动态,组织跨区域产业交流活动,联合申报重大产业项目,助力行业标准化与智能化升级。
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副会长梁赛谭表示:“人才是行业核心驱动力。此次培训基地成立将打通静态交通人才供给链路,为大湾区注入优质技能人才,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
玉林市能匠之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健认为,这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依托协会资源对接大湾区需求,把培训基地打造成国内一流静态交通人才培养高地。”
玉林市能匠之家智能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绵南则强调技术赋能的重要性:“研究院将提供前沿技术支撑,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从小区立体车库运维到商圈智能停车系统运转,静态交通智能化升级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此次粤桂两地携手,既为大湾区输送“会技术、懂实操”的技能人才,更通过资源互补让“停车不再难”的民生期待更有保障。未来,随着“产学研用”融合深化,静态交通领域将形成人才辈出、技术创新的良好生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添彩。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还有:
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副会长蒋有清,标准信息部部长骆兆墚,广西高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玉林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刘明远
广西(玉林)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位于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36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投资2亿元,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营”模式。园区聚焦智能停车、立体车库等静态交通核心领域,已建成集标准化实训场地、技术转化中心、产业孵化平台于一体,且配套完善食宿生活区、实现吃住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载体。园区不仅汇聚了静态交通设备研发、运维、系统集成等领域的一批头部企业与专家资源,更依托“技能培训+产业对接”的特色模式,为静态交通人才培养提供了从教学实训、生活保障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支撑。